國內與國外聚丙烯酰胺的生產工藝歷程對比
發布時間:2013-02-08人氣:101
在近些年的水處理、造紙廢水等過程中,我國對聚丙烯酰胺的研究和利用取得了重大的進步,和國外的聚丙烯酰胺生產工藝相比,我國在此領域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很多坎坷的道路。
優質 階段是較早采用盤式聚合,即將混合好的聚合反應液放在不銹鋼盤中,再將這些不銹鋼盤推 保溫烘房中,聚合數小時后,從烘房中推出,用鍘刀把聚丙烯酰胺切成條狀,進絞肉機造粒,烘房干燥,粉碎制得成品。這種工藝完全是手工作坊式。
第二階段是采用捏合機,即將混合好的聚合反應液放在捏合機中加熱,聚合開始后,開始捏合機,一邊聚合一邊捏合,聚合完后,造粒也基本完成,倒出物料經干燥、粉碎得成品。
第三階段是,20世紀80年代后期,開發了錐形釜聚合工藝,由核工業部五所在江蘇江都化工廠試車成功。該工藝在錐形釜下部帶有造料旋轉刀,聚合物在壓出的同時,即成粒狀,經轉鼓干燥機干燥,粉碎得產品。
為了避免聚丙烯酰胺膠塊黏附在聚合釜釜壁上,有的技術采用氟或硅的高分子化合物涂覆在聚合釜的內壁上,但此涂覆層在上產過程中易脫落而污染聚丙烯酰胺產品。
我國聚丙烯酰胺在生產工藝的歷程中腳踏實地,大力開發新技術,努力把環保和經濟和諧發展,積很 進取,為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奮進!